物联网在安防监控领域的应用(一)

发表时间:2025-06-12

一、引言

       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深刻改变安防监控行业的格局。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典型场景,物联网安防监控系统通过感知层、网络层、平台层与应用层的协同创新,实现了从被动防御向主动预警、从单一监控向智能分析、从局部防控向全域协同的跨越式发展。本文将从技术架构、应用场景、产业生态、未来趋势四个维度,系统阐述物联网在安防监控领域的创新实践与行业价值。

二、技术架构:四层协同构建智能安防底座

1、感知层:多维感知与精准采集

       物联网安防系统的感知层由高清摄像头、红外传感器、雷达、门磁等设备构成,通过多模态感知技术实现环境信息的全面采集。例如,北京国信智城的LoRa无线组网方案采用工业级ARM平台搭载SX1301芯片,单个网关可管理200-500个终端节点,通信半径达5公里,适用于社区、园区等场景的广域覆盖。在监狱监控场景中,智能工业相机结合终端服务器可实现车辆全貌、驾驶室人员面部特征的清晰捕捉,配合行为分析DVS设备,可对徘徊、聚集等异常行为进行实时检测。

2、网络层:低延时传输与边缘计算

       5G与NB-IoT技术的融合应用,解决了传统安防系统中数据传输延迟高、带宽不足的问题。例如,公交车载监控系统通过5G网络将工业级摄像机拍摄的画面实时传输至边缘计算主机,结合AI视觉算法实现道路裂缝类型识别与坐标定位,巡查效率提升90%。此外,ETSI EN 303645标准的通信协议优化,有效解决了远程访问卡顿问题,而双红外补光技术则显著提升了夜间监控画质的可用性。

3、平台层:智能分析与数据融合

       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为安防监控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。以LiteCVR视频云平台为例,其通过接入AI智能分析系统,可对视频中的人、车、物、事件进行实时检测,支持人脸识别、车牌识别、异常行为预警等功能。在监狱场景中,平台通过iSCSI协议管理磁盘阵列,结合SNMP网管协议实现视频数据的可靠存储与快速检索,构建了“感-传-存-算”一体化的智能中枢。

4、应用层:场景化落地与价值延伸

       物联网安防系统已从传统的视频监控向智能门禁、消防预警、环境监测等领域延伸。例如,在智能家居场景中,门窗传感器、烟雾报警器与摄像头实现联动,当传感器检测到非法入侵或火灾隐患时,系统可自动触发报警并推送至用户手机;在工业生产场景中,物联网设备可实时监测设备振动、温度等参数,通过边缘计算实现故障预测性维护。


联系我们
电话:18620038110
邮箱:sw@juchenjl.com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芳园路138号粤传媒大厦2704单元
© 2022-2023 广东聚晨晋力通信设备科技有限公司
粤ICP备16058062号
领测试卡
AI客服